关注 | 阚家镇发展绿色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

来源:爱高密 日期:2020-04-03 15:48:00

近日,春和景明,记者走进阚家镇,植树造林的身影随处可见。作为全市的林业生产先进镇,阚家镇一直秉持“植树造林、功在当代、造福子孙”的优良传统,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,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4%。去年,该镇被评为“山东省森林乡镇”。这既源于该镇党委科学谋划,坚持发展绿色经济,推动造林绿色发展,又是各村将植树造林同增加村集体收入、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的结果。


倪家庄村

绿化带动攻坚任务



入春时节,倪家庄房前屋后的金银花吐露出嫩芽。建档立卡贫困户倪学志看着这嫩芽,嘴角露出了微笑:去年,金银花收获时,他便抽时间去帮忙采摘,一天就能挣到70-80元。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助下,去年春天,村集体利用旧宅基地、拆掉的养鸡棚占地、房前屋后等空闲地种植6亩金银花,去年采摘烘干后获得50斤的产量,预计能卖5500元左右,今年预计产量能达200斤以上。村庄得到了绿化美化的同时,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。同时,村集体为了做好扶贫工作,雇佣贫困户采摘金银花,贫困户每采摘1斤鲜金银花能收入8元,去年贫困户单靠采摘金银花收入2000元,今年预计可收入8000元。

倪家庄加大农田林网和村庄绿化,把植树造林同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。几年前,村集体在高胡路旁栽植白杨树,没怎么管,2017年伐卖后,竟增加了10多万元的村集体收入。尝到甜头后,村两委开始注重对白杨树的管理,加大了速生杨的种植力度。


吴家营

“奇招”倍出 实现经济环境双赢



位于官河西岸的吴家营村,版图面积2300亩,林地面积2070亩,森林覆盖率达89.8%,林木存有量70万多株。中心村建成绿化覆盖率38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平方米,道路、水系绿化率100%。该村荣获了“国家级森林村”称号。

“国家级森林村”称号的由来,是吴家营村大力植树造林、“奇招”倍出,带动集体增收、村民致富的结果。“奇招一”:发展春波苗木种植合作社。村民将自己200多亩土地,以600元/亩流转给合作社种植绿化苗木,增加了土地收益。流转土地后,村民在合作社务工,打工又能赚钱,合作社也能收益,达到了双赢双收的目的。“奇招二”:依托苗木合作社将村辖围村路、公墓路栽植碧桃、栾树、银杏、紫叶李、蜀桧等绿化树,将树木以每株120至200元的价钱出售。仅此一项,年前和今春该村集体收入就有2万元,新的苗木由种植合作社全程包换。“奇招三”:村集体将目光瞄准村周边弃用多时的场院,依托苗木合作社充分发挥这片土地的作用,在过去栽植的杂树木的基础上,更新栽植了各种绿化树木,村民比过去栽植杂树木增加了很大一部分收入。“奇招四”:在该村东南角,划出60亩栽植速生杨,把植树造林与增加集体收入、村民收入、合作社收入紧密结合,既鼓了村民腰包,也富了合作社,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。


官亭

利用优势 发展就业



“每年光担任护林员就能挣三四千元,遇到伐木、栽树、施肥等重活还另加钱。”官亭村今年62岁的孙万和对村里大力植树造林、发展林业经济非常支持。“我们发现村里60岁左右的村民,虽无法从事比较繁重的农活,但没事就喜欢到林地里转悠,就雇佣他们担任护林员带动就业。”官亭村党支部书记孙万发说,每个护林员按照年费计工资,每人每天10元,一年固定工资3650元,遇到伐木、栽树、施肥等任务重的工作另外计工。

官亭村地处阚家镇东北大门,面积较大,有1230口人、305户,是个实实在在的“大村”,依靠植树造林带动集体增收的做法由来已久。今年,该村又新栽7000棵黄杨,525棵海棠、1500棵小松柏,既美化了村庄环境,又增加了经济收入。该村还在在六斗路、村道路两侧栽植绿化树,在生产路种植速生杨,栽植的杨树每7-8年伐种一次,每次集体可收益10-20万不等,鼓了村集体的“口袋”,解了村里不少“用钱难”的问题。


袁家村

搞好协调 大力发展绿化经济



在袁家村,村两委鼓励村民植树造林。村民刘永利常年外出打工,无暇种植农作物,便想栽种树木,但考虑到因种树“惹”出纠纷,便打了退堂鼓。村委了解后,主动调地,帮助想种树的农户成方连片种植。

袁家村不遗余力搞好村庄绿化,提前化解可能因种树产生的矛盾。对于户里个人准备种树的,村两委主动调地,帮助他们成方连片的种树,避免因种树与周边粮食种植户产生纠纷;对于无劳动能力的,村里帮着种树,种树8年一轮,算下来年收入每亩800元。从2016年到现在村集体总共种植了1200棵绿化苗木,今年空闲地新种了400棵,估价每棵30元,再有三年预计能达到300元/棵,能为村集体增收120000元。


记者:张丽华

通讯员:林怡诺

推荐新闻

视频

头条推荐

扫二维码下载

"爱高密"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