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还未结束,又有人把手伸向“野味”?千万别带着孩子去做这件事!

来源:爱高密 日期:2020-04-17 10:31:03

新冠肺炎疫情发生至今,人们一直在对新冠病毒进行溯源。尽管围绕病毒的源头众说纷纭,溯源工作亦是难点重重,但这场灾难带给人类的惨痛教训,足以让我们重新反思与自然的关系。为了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及与自然和谐共生,人类与野生动植物必须保持安全距离。


目前,全国疫情持续积极向好,多地禁止非法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的工作正有序推进。但当我们的生活逐渐回归正轨后,又有人按耐不住把手伸向了另一种“野味”……


图片来源:北京晚报

近日,各地的公园里春意浓浓,二月兰初开,荠菜、蒲公英等地被植物也相继萌发,景色宜人。不过,这些美景还没保留许久,却已成了部分游人眼中的美餐。


据北京日报报道,部分游客进入公园后,便拿出准备好的餐刀、铁铲等工具,在林间草地上热火朝天地挖起了野菜,不一会塑料袋就装得满满当当。



除了在公园,街道旁、社区内的绿地上也时常能看到一些“俯身劳作”的身影。


更让人生气的是,还有不少家长专门带着孩子一起参与显然,以这样的方式“亲近自然”、进行“劳动教育”是不值得学习和提倡的。



严重破坏公共环境


虽说滥食植物“野味”的危害,远不及食用蝙蝠、果子狸、穿山甲等野生动物,可这个“野味”同样弊处不少。


二月兰被“掐尖儿”、蒲公英被连根拔起……不少植株还未长大,地面生长的部分就被整根掐下,只留下花根。采挖之后,草地到处坑洞,使原本美丽的景色荡然无存,也让更多前来赏春的游客扫兴而归。



许多“野菜”和农村的野菜不一样,是为保证黄土不露天人工播种的,既可打造野趣景观,还能防风固沙,对于城市绿化具有重要价值。


因此,无论是公园、街道两旁、还是社区内的绿地,都属于公共区域,每个遵守社会秩序的公民都应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,莫因贪图一时口舌之欲,损害公众的利益。


“野味”里可能藏毒


野菜虽然是野生的,却并不是零污染的。


比如,公园里的植被本身不是供食用的,喷洒的农药与农田使用的农药也有所不同。农田种植的农作物是专门供人类食用的,所以农药的使用是有严格的管理规定的,但是公园里使用的药物就不会考虑对人体的伤害。


而且浇灌这些野菜的是用于绿化的中水中水是由生活污水、工业废水回收处理而来的,根本达不到饮用标准。



此外,部分野菜也是有毒性的!野菜种类很多,采摘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混淆,比如苦菜和苦荬菜容易混淆;荠菜的幼株和蔊菜、独行菜易混淆;紫花地丁和早开堇菜易混淆……


很多野生植物中含有生物碱、多肽类毒素,这些毒素如果摄入达到一定量,会导致肌痛、心悸、乏力、呕吐、腹泻等症状,严重者会导致昏厥、恶性心律失常、横纹肌溶解、多器官衰竭,甚至危及生命。


图左为毒芹,不可食用

而像蒲公英、乌头碱等一些可以入药的植物,不经过专门的炮制过程,毒素也很难清除。



吃野菜,小心得不偿失


“蒲公英吃起来有点苦,就是因为这个苦味儿,所以才去火。”


“这个菜含钙高,又被叫做‘诸葛菜’,传说是诸葛亮曾经拿来充当军粮的。”


芥菜降脂、白蒿降压、马齿苋降糖、马兰头消炎、蒲公英下火、苦荬菜防癌……许多人追逐时令野菜,除了情怀和尝鲜外,更多的是认为野菜营养价值高。


但从营养角度分析,大多数野菜都有近缘的栽培蔬菜品种,营养和口感也较为类似,其栽培环境比公园、林地等更有健康保证。



有些野菜可能含有易过敏物质,过敏体质的人食用后易引起过敏反应。比如,像野菜中的灰灰菜、苋菜、马齿苋,甚至生活中常吃的油菜、芹菜等,在人体内可分解出感光性物质,有些人对这种感光性物质很敏感,如果吃得过多,将诱发“日光性皮炎”


此外,野菜内含的草酸、生物碱等物质不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,不适合抵抗力差的人尤其是婴幼儿食用。若长期吃野菜还会造成营养不良、骨质疏松等,所以一定要适量而止。


俗话说,“病从口入”。当前,新冠肺炎疫情仍未结束,因误食野菜而入院的新闻也屡见不鲜,我们必须保持警惕,吸取教训,不能因贪欲而吃大亏。


图片来源:北京晚报

不要随意去公园、小区绿地等

公共区域挖野菜,

更不要带着孩子去做这样的事!

来源:中国教育报

推荐新闻

视频

头条推荐

扫二维码下载

"爱高密"APP